京交會:服務貿易引擎助推中國經濟增長
原標題:服務貿易引擎助推中國經濟增長
5月28日,第五屆京交會拉開帷幕。在當日上午舉辦的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蔡奇,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等發表了重要演講,世貿組織、聯合國貿發會議負責人,相關國家政府代表、境內外參展參會企業代表等匯聚一堂,圍繞服務領域開放發展、深化服務貿易合作、推動經濟全球化建言獻策。
促服務業開放、創新、融合發展
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現象日盛的背景下,本屆京交會設定的“開放、創新、融合”主題顯得尤為重要。與會嘉賓一致認為,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服務貿易因其靈活、創新、開放的特點,日益成為各國保持經濟持續發展的新引擎。
對于中國而言,服務貿易這一引擎同樣有力。目前,服務業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已經占據半壁江山。2017年,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46991億元,同比增長6.8%,連續4年保持全球第二位。今年以來,中國服務貿易延續了良好的增長勢頭。一季度,服貿進出口總額12530億元,同比增長11.4%。
隨著中國不斷融入全球價值鏈,中國制造業競爭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鐘山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宣布了擴大開放新的重大舉措,對加快服務業對外開放提出了新要求。我們要抓好貫徹落實,促進服務業開放、創新、融合發展。
鐘山指出,一是加快推動服務業對外開放。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全面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全力辦好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擴大服務進口。二是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在北京等17個地區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培育服務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三是推動更深層次的融合發展。推進制造業與服務業、服務行業之間融合發展,發展高端生產性服務外包,培育綜合服務提供商,更深更廣地融入全球價值鏈。
會上,中國商務部與聯合國貿發會議聯合發布了《第五屆京交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合作倡議》。聯合國貿發會議副秘書長伊莎貝拉·杜蘭特宣讀了六條合作倡議內容,包括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全人類繁榮的藍圖下研究解決方案;加快實施2015年聯合國成員國通過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發揮服務貿易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作用;促進服務業開放和服務貿易自由化;支持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建立和培育多樣化伙伴關系。她同時呼吁國際社會凝聚共識、同心協力,繼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更好地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打造“北京服務”品牌
今年是中國貫徹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年,同時也是北京實施全新城市總體規劃第一年。作為全國第一個服務業擴大開放的試點城市,近年來北京開啟了現代化建設新航程,其中一個顯著特征就是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快速發展,呈現勃勃生機。
據介紹,去年北京服務業占全市經濟中的比重達到80.6%;服務貿易總額近1萬億元,占全國的21%;新興服務貿易出口占比超過60%。未來,北京將加快培育金融、科技、信息、文化創意、商務服務等現代服務業,打造“北京服務”品牌,同時,大力加強營商環境建設,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會上針對北京服務業未來的發展提出“發展現代服務業”“開放”“綠色”三大關鍵詞。“我們要以數據技術為支撐,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建立更加普惠、可持續、綠色的城市,讓北京變成一個超級智慧、超級綠色、超級健康快樂的城市。”
作為長期扎根北京發展的高科技行業創業者,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也深刻感受到北京的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取得了巨大進步。他在演講中表示,放眼未來,在物聯網、大數據、云服務、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創新正在加速推動中國進入萬物互聯的全新時代,無論是國家、企業還是個人,都會參與其中并深受影響。“同場競爭的都是世界級的互聯網巨頭,中國企業只有更加開放、更具創新精神,擁有更多的核心技術與專利,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最終才有機會贏得更多市場。”雷軍說。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
(來源:國際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