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糖博會”: 助推中國糖業轉型升級再起航
在全國上下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之際,以“創新、智造、綠色、發展”為主題首屆中國糖業博覽會(下稱:糖博會)暨廣西泛糖產品交易平臺啟動儀式于2017年11月2日-4日在廣西南寧舉行。首屆中國糖業博覽會舉辦期間,共有189個展位、自廣西、云南、新疆、廣東、江蘇、山東、內蒙古、福建、湖南、北京、上海、天津等地162家參展商,舉辦9場會議論壇、3項展覽活動……中國糖業政、商、學、研,產、供、銷各界人士匯聚南寧,為我國糖業進一步發展出謀劃策,進一步助推中國糖業轉型升級再起航。
食糖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物資,是食品工業的重要基礎原料,也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產業鏈從田間地頭一直延伸到老百姓的餐桌。據記者了解,本屆糖博會由中國糖業協會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糖業發展辦公室共同舉辦,是我國糖業發展史上第一次舉辦專業性的博覽會,旨在為我國糖業發展提供集產銷對接、營銷體系構建、權威信息發布與交流、品牌宣傳與傳播、投資貿易與合作、技術進步與產品創新為一體的綜合平臺,打造我國糖業國際知名、國內著名品牌。189個展位、162家參展商、9場會議論壇、3項展覽活動等,中國糖業政、商、學、研,產、供、銷各界人士匯聚南寧,為我國糖業進一步發展出謀劃策。博覽會期間,在9場主題鮮明的會議論壇上,國內外的糖業專家就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這些更加有利于加快促進我國糖業轉型升級,有利于提高我國糖業國際綜合競爭力,有利于保障國家食糖戰略安全。
據悉,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將糖列為與糧、棉、油同等重要的國家戰略物資,規劃建設1500萬畝糖料蔗生產保護區,其中廣西規劃建設1150萬畝。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公安部、財政部、農業部、商務部等國家部委制定出臺多項措施支持糖業發展。2015年5月,國家印發實施《糖料蔗主產區生產發展規劃(2015-2020年)》,從國家層面規劃建設700萬畝高產高糖糖料蔗基地,其中廣西規劃建設500萬畝。2017年5月,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進口食糖產品實施保障措施,對關稅配額外進口食糖在50%關稅的基礎上征收保障措施關稅,期限3年。今年6月,農業部等四部委聯合印發《推進廣西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行動方案(2017—2020年)》,把廣西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問題納入國家層面部署規劃。
以“把握形勢,抓住機遇,促進糖業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主論壇、以打造中國糖業“歐佩克”為目標的廣西泛糖產品交易中心啟動儀式以及廣西食糖指數都一一在本屆糖博會上閃亮登場。廣西湘桂糖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刁曉告訴記者,圍繞這一根甘蔗延長它的產業鏈,經過這樣的一個循環經濟以后,最終廢物利用就變成了附加值更高的一些產品,達到一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這樣一個綠色生態的產業鏈。首屆糖博會組委會成員、中糧屯河糖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夏令和認為糖農要增收,糖企效益要穩定,地方財政稅收要增長,然后我們還提供一個高品質的產品,這才是一個比較健康、良好的生產圈。云南省糖業協會理事長鄧毅說“我們收獲是蠻大的。我們會結合這次會上展示一些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還有一些好的經驗,帶回我們云南糖業中去?!?巴西糖業協會主席 Pedro Mizutani 指出此次展會給了巴西和中國一個交流經驗和技術的機會,在甘蔗品種、生產工藝以及糖和乙醇的市場方面是一個交流的好機會,我們十分期望巴西和中國能在這方面達成合作。
據《中國改革報》、《中國信用》記者了解,糖業是廣西傳統優勢產業,涉蔗農民2000多萬、產業工人10多萬。從1992年至今,廣西甘蔗種植面積、蔗糖產量已連續25個榨季居全國第一位,食糖產量已連續10多年占全國總產量的60%以上,糖業已成為廣西的支柱產業和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張秀隆向記者介紹,廣西地處亞熱帶、南亞熱帶,甘蔗種植條件得天獨厚,糖業是廣西傳統優勢產業,涉蔗農民2000多萬、產業工人10多萬。從1992年到現在,廣西甘蔗種植面積、蔗糖產量已連續25個榨季居全國第一位,食糖產量已連續10多年占全國總產量的60%以上,糖業已成為廣西的支柱產業和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糖業發展,特別是近年來,連續制定出臺支持糖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自治區主席陳武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抓住當前糖業發展的重大機遇,加快推動糖業轉型升級,提升我區糖業發展綜合競爭力。當前,廣西糖業正在圍繞降本增效、轉型升級,重點推進優質高產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設、制糖企業戰略重組、商貿服務平臺建設等重點工作,全力推進糖業“二次創業”,確保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產業做強。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廣西壯族自治區糖業發展辦公室主任黃勝杰告訴記者,新時代新使命新要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將抓住國家實施“雙高”基地建設等重大機遇,以降本增效為中心,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糖業發展的決策部署,努力做好農業、工業、商貿、改革四篇文章,全力促進廣西糖業“二次創業”, 進一步助推中國糖業轉型升級再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