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經濟助力濱江文創風更勁
4天半,25.9萬人次,38.6億元。
杭州文博會,與錢塘江南岸的白馬湖,已牽手5個年頭。5年來,這個盛會愈加成熟——參與人數達25.9萬人次,比去年增加15.2%,簽約項目168項,實際成交金額達38.6億元,比去年增加了130%。
而各方滿意度也是不斷上升——會展商整體滿意度達92%以上,其中國際及臺港澳地區展商滿意度達96%以上,觀眾滿意度達到97%以上。
在這場文創“百花齊放”的盛會上,作為文博會東道主的高新區(濱江),歷來表現不俗——在向文創領域拓展進程中,從無中生有到蓬勃發展,濱江一步一個腳印,奠定了其文創“模范生”的領跑地位。
9月初秋,白馬湖國際會展中心人來人往。人們從各地匆匆趕來,參加第十一屆(2017)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文博會,是杭州精心打造的、透視杭州文化產業面貌的一個綜合文化交易平臺,也是全國四大文創產業綜合會展之一。
今年入駐“未來·造”主題區塊的濱江展區,不僅給人們帶來了好看的“本地產品”,也讓更多人在文博會上看見“未來”。比如,聯絡互動展示了包括智能口罩、藍牙運動心率耳機等在內的一系列智能硬件,網易洞見讓AR人臉互動付諸現實,“中南幕墻”則演示了未來的智能家居。
而在由濱江區參與承辦的杭州第三屆版權合作與交易大會上,行業大咖帶來了六大主旨演講,現場交易額達到1.35億元。主辦方表示,“這些專業而又激情的探討,很快掀起現場小高潮,兩場重磅IP的發布同樣讓人耳目一新。”
另外一個令人們津津樂道的,是同樣把主會場放在濱江的中國國際動漫節,今年5月著實讓杭城“燃”了一把。據統計,今年第13屆中國國際動漫節期間,共有139.45萬人次參加各項活動,為5年來最多,累計交易、消費總額達153.28億元。
一年50多場展會紛至沓來
經過多年耕耘,和兩大盛會一樣,濱江已成為各類活動的“主場之地”。
9年來,白馬湖生態創意城的8平方公里核心區(啟動區塊),一直在布局各類星火燎原的文創項目。截至今年8月底,已集聚各類文創企業(團隊)300余家,成為杭州乃至全國規模最大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之一。目前,網易三期項目也已確定落戶白馬湖。
白馬湖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這里每年會迎來50多場展會,今年1-8月,已累計舉辦各類展覽和會議活動44場次。“6、7、8月是會展業的淡季,但白馬湖不淡,包括十九樓婚博會、全國人力社保系統信息化建設成果展等活動接連在此上演。電博會、金秋購物節也會在10月舉行。可以說,展會之間幾乎沒有空當期。”
除了這些“回頭客”,也有許多首秀濱江的活動,比如第32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草莓音樂節等。以草莓音樂節為例,濱江的環境給主辦方留下了深刻印象。摩登天空工作人員趙忱發朋友圈稱,“整體順延時間、免費開放附近設施、推遲地鐵運營,只有高效、擔當、人性化而且在極端情況下還在為主辦方品牌著想的政府能做到!杭州,濱江,白馬湖,真的不一樣!”
據相關工作人員透露,去年白馬湖會展收入1800多萬元,今年預計達到2500多萬元。而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末,白馬湖生態創意城由浙江省政府推薦,被文化部列入“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創建計劃,這也是長三角地區唯一一家入選的園區,目前第一批10個創建資格名單已公示完畢。
文創影響力持續發酵
可以說,白馬湖的人氣,是由熱鬧的展會帶來的,而展會之所以選擇濱江,和這里濃厚的文創氛圍密不可分。
高新區(濱江)文創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濱江政府于2009年便制定出臺扶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項政策,在全省率先實施文創企業(團隊)入駐三年房租補貼和對區財政貢獻全額支持企業發展等政策扶持,“經過多輪修訂,已形成文創企業最需要的陽光和雨露。”
今年4月剛在濱江成立杭州聯絡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聯絡互動相關負責人在受訪時稱,“濱江文創產業發展的環境比較成熟,政府對企業的支持力度也很大,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如今,本地文創企業的發展壯大,國內優秀文創企業的引進,在濱江這片土地上也產生了裂變式的效應。以動漫游戲業、設計服務業、現代傳媒業、文化會展業為核心的文化創意產業迅猛發展,逐漸成為濱江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和經濟持續增長的新引擎。
數據顯示,2017年1-8月,濱江區文創產業實現營業收入近724.33億元,同比增長約27.67%,增速位列杭州市前列,并入選“2016-2017年度浙江省文化產業重點縣(市、區)”,為全省15個重點縣(市、區)之一,是繼2014-2015年度獲評后二度入選。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
(來源: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