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企業咨訊大數據能為會展業帶來什么?
熱門出售信息
2018年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
2018年第十四屆深圳文博會冬季工藝美術精品展
求購一臺立式轉盤機,雙工位,150噸到160噸,最好是日本品牌,年份新點5年內。 求購5年內60噸電動沖壓機一臺,急,
2017第66屆秋季全國五金商品交易會
2017中國國際五金展
熱門求購信息
文章標題:
文章內容
傳統展會會不會被互聯網取代,這是最近幾年會展業內熱議的話題。互聯網顛覆了傳統商貿習慣和溝通方式,對會展業造成沖擊。同時,“互聯網+會展”為傳統會展業的發展打開了想象空間。
1月16日,四川會展行業大數據研討會在成都舉辦。四川省商務發展事務中心、四川省會議展覽業協會聯合主辦的這場研討會,旨在為我省會展業與大數據的結合打開思路。
薇信和他的小伙伴們成都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OO謝春雷帶來了全新的解讀。展會的本質是什么?他分析,展會的本質不是展示、買賣、招商和廣告,而是“供需關系的集中社交”。因此,展會作為高聚合社交活動,其核心是“供需雙方的高效溝通”,基于此,展會轉型升級,應該立足于展會主辦方角色轉型,即從傳統的主辦人轉型為“行業供需關系經紀人”。
傳統展會有典型的潮汐性,人群在展前分散于各處,展中高度聚集,展后迅速散去。謝春雷認為,展會與大數據的結合,也應該根據潮汐性而有所側重,在展前傳統展會有典型的潮汐性,人群在展前分散于各處,展中高度聚集,展后迅速散去。謝春雷認為,展會與大數據的結合,也應該根據潮汐性而有所側重,在展前側重“信息的發布”,吸引受眾前來觀展;在展中側重“服務與行為”,提供優質的展會服務體驗,并做好人群的行為數據的收集、整理與分析;在展后側重“黏性與跟蹤”,利用大數據抓住迅速消失的展商與觀眾。
大數據能為會展業帶來什么?前不久,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會展大數據研究中心副主任馬昕提出“會展業大數據生態圈”,指出大數據時代的會展業,即是用新技術構建會展行業新生態。
他認為,大數據能夠為會展業傳統的業務流程提供支撐。例如大數據能為統計、策展、招商招展、資金扶持與政策制定等環節提供數據支撐,實現參展商、觀眾、服務商的精準匹配等。同時,大數據能夠為會展業務流程提供應用創新,例如數據倉庫、標簽工廠、人工智能、精準營銷、用戶畫像、精準推薦、DSP、輿情分析、可視化等。
四川省會議展覽業協會秘書長張勇認為,“互聯網+會展”是大勢所趨,特別是建設線上會展場館,形成“線下+線上”的“雙線會展”模式,利用大數據新技術,在網上,一個展館進去,可以進入可視的場景,每件展品都可以點開,還可以直接下單,配送到家。可以預見,這樣的場景會在不遠的將來實現。說不定,以后的展會,就可以坐在家里用手機逛展下單了。此外,構建會展行業大數據庫,經過統計和分析后二次運用等,也是我省會展業和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