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企業咨訊展與會融合漸成會展業新趨勢
熱門出售信息
2018年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
2018年第十四屆深圳文博會冬季工藝美術精品展
求購一臺立式轉盤機,雙工位,150噸到160噸,最好是日本品牌,年份新點5年內。 求購5年內60噸電動沖壓機一臺,急,
2017第66屆秋季全國五金商品交易會
2017中國國際五金展
熱門求購信息
文章標題:
文章內容
“近年來,展覽與會議融合,展中有會,會中有展,已經成為會展業發展的一個趨勢,并呈現出新特點。”近日,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秘書長王雷在一次業界洽談會上如是說。
王雷認為,會議為展覽帶來了行業新思想、新技術、新風向,使展覽內容更富有內涵;展覽則為會議提供了更接地氣、更務實的內容,使會議更具有實效。但他也指出,展與會融合對主辦方的要求更高,將倒逼會展業轉型升級。
展會融合增強資源配置
王雷表示,會議的參與者比展覽的參與者層次高,多為企業的決策者,更傾向于關注和參會競爭者的產品和服務;展覽參與者更多是企業中層,傾向于學習與了解行業發展政策與趨勢。展與會的融合,能夠在同一個會展活動中調動更多的資源和要素,促進決策者與執行者之間的對話、學術與應用之間的結合、企業與市場之間的對接,能夠促使不同層次的參與者在一個會展活動中獲得增倍的效果。
據介紹,科技部每年在中國—東盟博覽會上不僅舉辦先進技術展,同期還舉辦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進行中國—東盟區域的技術交流、交易等活動,務實推動政府間、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創新合作。
王雷認為,做好展與會的融合,比單純辦展或者單純辦會更加復雜,需要統籌協調更多的會展要素,滿足參展參會人員更多的需求,這將促使會展主辦方提升組織能力,完善服務鏈,促進會展行業軟硬件提質升級。
信息技術促進展會融合
近年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展與會融合、展與會互動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目前,中國—東盟博覽會已搭建了“一主多專,巡展并行”的展覽格局,即每年除主展外,還在中國舉辦5個專業展,在東盟國家舉辦3個專業展。除了展覽之外,還同期舉辦20-30場國家級論壇和會議,參加高層論壇和會議的人士成為展覽的最佳高層次觀眾,生意更易達成。如中國—東盟環保合作論壇既有部長參加,也有企業參加,還舉辦環保展,推動環保技術更快地在東盟應用。
王雷認為,在新的起點上,應進一步優化展覽與會議融合,提高會展業發展質量,推動中國會展業從數量擴張型向質量內涵型發展。
但當前的展與會融合模式,主要還是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同一會展項目相互配套的活動。未來的展與會融合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使展的資源為會所用,會的資源為展服務。
促進展與會融合,可推動產業集群的發展。產業會展是會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展與會融合在其中大有可為。一個行業展會可以圍繞上下游產業鏈舉辦會議,促進產業縱向聚集,也可以圍繞支撐行業,如物流、金融等舉辦會議,通過跨界融合,促進產業橫向聚集。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
(來源:中國貿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