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的會展產業鏈誠信服務商 注冊有驚喜

      國內需求平臺 企業登錄中心 幫助中心|

      咨詢熱線:18122113368

      在線客服

      關閉

      你的位置   企業咨訊成都會展緣何吸引世界目光?

      文章標題:

      • 更新時間:2017-12-27 15:12
      • 作者:

      文章內容

        作為位列世界會展城市100強行列的成都,如何打造國際會展之都?剛閉幕的市委十三屆二次全會對此已經規劃,路線圖也已制定,要通過全面塑造發展環境提升城市軟實力,高標準打造國際會展之都,以提升城市文化溝通能力和全球傳播能力。(12月19日 《成都日報》)

        一座城市的綜合實力,歸根結底體現為在世界城市分工和全球產業體系中的戰略地位,而會展國際化既得益于城市國際化,也推動著城市國際化。財富全球論壇、世界華商大會、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第22屆全體大會……成都已成為國際國內重要展會布局中西部地區的首選城市,而每一次國際頂級盛會的成功舉辦,都是一次向世界展示成都會展魅力的機遇,會場內與會嘉賓思想碰撞激烈,展館內外看“成都品牌”、享“成都服務”,成都贏得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好評和贊譽,會展之都已經成為成都一張靚麗的新名片。

        成都的會展業為何能吸引到世界的目光?這與成都一貫堅持國際化視野并不斷推進國際化進程是密不可分的。會展綜合實力位列世界會展城市前100位、“全球會議目的地國家及城市”排行中僅次于北京、上海,位列中國城市第三,在2017“中國最具競爭力會展城市”排行榜上,成都位居第四、中西部第一,繼續領跑中西部。值得關注的是,《2016年度中國城市會展業競爭力指數報告》中提到,成都作為西部中心城市位列會展專業競爭力的第四名,其在國際化合作方面表現尤為搶眼,這不僅是成都會展業國際化發展的一個縮影,同時也是成都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會展之都的重要抓手。

        2017年以來,成都以會展國際化促進城市國際化,通過國內展會國際化合作和國際化拓展、國際性展會本土落地、名企名展合資并購等國際化合作模式創新,加快成都會展國際化進程,充分發揮了會展業在拉動消費、助推產業、增加就業、擴大開放、營銷城市等方面的積極作用。2017年,成都預計國際性展會數量達到153個,國際性展會比例達到25.9%,首次與北京展會國際化比例相當。

        為建設國際會展之都,成都下一步將重塑經濟地理,加快構建大會展生態圈,打造“一市兩館、全域多點”的會展發展空間。以西博城為支撐和引領,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規劃建設天府中心國際會展功能區,加快建設國際會議中心,打造側重承接特大型綜合性展會的國際會展中心。同時,優化改進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功能集聚區,提升中心城區會展功能品質,側重承接中小型專業性展會。

        依托天府空港新城和國際鐵路港建設,成都還將開辟會展“東進”新空間,規劃建設大型會展設施,主要以會議、航空、物流、科技類展會發展為主,最終形成以會議、旅游、文化拉動為主的會展互動圈。依托“西控”區域生態自然資源,建設高端會議型酒店、小型展覽設施,以旅游和會議、活動結合為主要發展導向,重點發展會展旅游,同時加大與各類文化、傳媒、娛樂、影視產業的聯動,發揮其巨大的輻射效應,助力周邊會展產業集聚區發展。

        除了硬件上的逐步完善,成都還將打造會展產業生態圈以提升會展業“軟實力”。以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為核心,將天府中心國際會展功能區打造成為中西部最具競爭力的會展產業聚集區、中國會展經濟服務先行示范區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會展中心,加快形成中西部會展新地標。同時,成都會展還將充分利用電子信息、汽車制造、食品飲料、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和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作為成都市五大支柱產業和五大優勢產業的產業基礎,推進核心產業的展會項目發展,引進相關會展項目,提升知名度,擴大核心產業影響力。

        從工業時代的機器展示到信息時代的高科技展示,各類大型會展活動成為人們了解當前經濟發展的最有效途徑之一。進入新時代、發展新經濟,成都會展業正處于新一輪高速發展的機遇期,打造“立足西部、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會展經濟新高地、國際會展之都,擦亮新名片,迎接新未來,成都可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松县| 中阳县| 石林| 哈尔滨市| 泊头市| 石泉县| 武义县| 锦屏县| 汾西县| 铜鼓县| 周至县| 玉屏| 丹阳市| 遂川县| 石林| 仲巴县| 张家界市| 琼海市| 保靖县| 灯塔市| 二手房| 伽师县| 开阳县| 山东省| 南投市| 辰溪县| 五大连池市| 长乐市| 洪洞县| 炎陵县| 正定县| 惠东县| 大理市| 循化| 新昌县| 南雄市| 重庆市| 河曲县| 林甸县| 闽侯县| 海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