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企業咨訊做好會展經濟這篇大文章
熱門出售信息
2018年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
2018年第十四屆深圳文博會冬季工藝美術精品展
求購一臺立式轉盤機,雙工位,150噸到160噸,最好是日本品牌,年份新點5年內。 求購5年內60噸電動沖壓機一臺,急,
2017第66屆秋季全國五金商品交易會
2017中國國際五金展
熱門求購信息
文章標題:
文章內容
唯有扎實推進會展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市場導向、注重用戶思維,才能充分釋放會展經濟的強大能量。
金秋九月,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對重慶會展行業來說,也是碩果累累。連日來,從2017重慶國際人才創新創業洽談會到2017中國(重慶)健康產業展覽會,從中國國際摩托車博覽會到重慶市市長國際經濟顧問團會議……多場規格高、規模大的展會輪番在我市舉辦,產品展示、營銷創新、智慧碰撞,可謂是精彩紛呈。這樣紅紅火火的會展經濟背后,既是各個行業活躍度的直觀反映,也是重慶找準路徑做好會展經濟的最佳注腳。
會展對一座城市而言,不僅僅是為市民提供一個參觀的好去處、為商家搭建一個展示的平臺、為行業創造一個交流的機會,更大程度上是完善城市功能布局與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選擇。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會展經濟當中有個1∶9的概念,意思是說展會收益比例為1,而帶動其它產業利潤的比例是9。用德國慕尼黑展覽公司總裁門圖特的話來說:“如果一個城市辦會展,就相當于一架飛機在這座城市上空撒鈔票。”正因如此,世界很多重要城市都想通過做好會展經濟這篇大文章,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事實上,各個城市都在摸索適合自身發展的會展經濟。在國外,法國的巴黎以時裝、化妝品等展會而享譽世界,美國的紐約則以金融、媒體、時尚等展會而著稱。在國內,既有響當當的“京交會”“上交會”“廣交會”等會展大品牌,也有像“渝洽會”“義博會”“塑交會”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展會。不過,也有少數城市脫離實際貪大求全,生搬硬套其它地方的發展路子,導致會展經濟同質化惡性競爭,展館整體利用率不高,花費巨資建造的展館成了擺設,會展經濟路子走錯、走偏。
近些年來,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以及自貿試驗區多重紅利的疊加下,著力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的重慶,以汽摩、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地方特色產業展會為引領,并將亞歐互聯互通產業對話會、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重慶香山峰會等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展會作為突破口,走出一條差異化發展的路子。數據顯示,2016年重慶舉辦展會活動597個,創造直接收入123.3億元,同比增長13.8%,拉動消費969.4億元,同比增長11.6%。風生水起的會展經濟,讓重慶逐步成為長江上游地區名副其實的“會展之都”,進而為地方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與活力。
然而,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相比,無論在品牌影響力還是在國際化程度上,重慶會展還有一定差距。重慶要持續發展會展經濟,在找準路徑后,還要提檔升級,進一步提升會展的層次和水平。一方面,要以更加開放的視野和銳意創新的勇氣,在全球范圍內整合與優化會展資源,深化會展業的跨界融合,創造更多類似“會展+產業”“會展+旅游”“會展+文化”等“會展+”發展新模式。另一方面,要在完善酒店、交通物流、餐飲、通訊等硬件配套服務上下功夫,培養會展專業人才,為會展經濟快速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與環境。
當然,培育會展經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持續發力。唯有扎實推進會展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市場導向、注重用戶思維,才能充分釋放會展經濟的強大能量。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
(來源: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