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企業咨訊陳先進:要了解、適應變化,展覽才能更好發展
熱門出售信息
2018年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
2018年第十四屆深圳文博會冬季工藝美術精品展
求購一臺立式轉盤機,雙工位,150噸到160噸,最好是日本品牌,年份新點5年內。 求購5年內60噸電動沖壓機一臺,急,
2017第66屆秋季全國五金商品交易會
2017中國國際五金展
熱門求購信息
文章標題:
文章內容
回顧中國會展業發展歷程,從起步于產業,到推動服務貿易和城市經濟升級,有了新的側重點。但在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轉型的背景下,在國際化的使命下,更需要深入探討產業會展的理念和創新價值。在于9月10日召開的國際會展經濟發展峰會上,全球展覽業協會榮譽主席、上海市會展行業協會會長陳先進詳細解析了115年間,展覽業發生了什么變化,這個行業的未來在什么地方? “要了解、適應這些變化,才能使展覽得到很好的發展。”陳先進說。
展覽形式多樣,體驗在展會上越來越被接受
會展并非發端于現代,而是在百年前就起步了。30年前乃至50年前,參展商都希望寄托在主辦單位身上,希望主辦方可以幫他找到客戶、找到買家。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各種新推廣模式被廣泛應用,參展并不是唯一推銷自己品牌、產品的渠道,參展商有更多更靈活的方式來推銷自己的產品和理念。所以,參展商的要求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參展商的個性化需求變得越來越普及。
“我看了酒博會有很多參展商在現場舉行各類活動,這表現了酒博會滿足了其個性化需求。同時也在照顧現場參觀者的需求。”陳先進說,現在參觀者不滿足于之在現場取得信息,要吸引高質量買家,唯一的出路是把參觀者變成參與者,讓參與者成為體驗者,把傳統的推銷信息轉化為推銷體驗,體驗在展會上變得越來越被大家接受。
與此同時,從經濟貿易展的一統天下到文化創意的“特展”迅速崛起。最近幾年,會展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在會展中經濟正在與文化、商業、旅游做到進行新的融合。而展覽的形式也在發生著變化。“從酒博會和其他會議可以看到,展覽會不僅僅是單純的展覽,它和會議、直播等等結合起來,展覽形式已經多樣化了,我想大家都理解這個觀點。”陳先進說。
陳先進表示,作為一個展覽公司,在成長的過程都走過了同樣的道路:最初的時候是中介商,賣平方米;第二個階段,進行以服務為導向的商業運營模式;第三個階段,主辦單位要參與參展商的客戶關系管理,幫助參展商怎么吸引更高質量的買家;未來的第四階段,則是意見領袖云集的行業展會。“就像酒博會,國內所有的名牌酒都會來參展。所以,搞酒產業的人,他必定要到貴州來,因為他要了解產業發展的趨勢和動向,他要了解這個行業里面所有的大咖們是怎么考慮問題的。”
中國是全球展覽最重要、發展最快的市場
從國際方面來看,陳先進坦言,曾經中國并不是展覽業的主要市場。但中國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市場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現在已經成為了全球展覽最重要、發展最快的市場。“現在有很多國際展覽公司在到中國尋找合作、談項目合作的時候,他們最看重,或者最首先關注的,就是這個展覽項目或者會議項目服務的產業是不是清晰的。另外,判斷展會是否下足了功夫,需要看其是否明確自己的參展商和觀眾的范疇和類別。當對行業認識清楚之后才能談怎么來進行銷售,怎么來進行推薦。”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大數據,貴州專門搞了數博會,我覺得貴州的領導非常有遠見。現在的展覽會更多的是討論大家摸索大數據發展起來以后,到底對實體展會是否產生顛覆性作用?”陳先進表示,現在實體展會主要是靠參展商吸引買家維持,大數據變化哪一天顛覆展會模式,大家都在討論這個問題。陳先進強調,傳統展會要與新媒體、新技術結合,要嘗試創新,擺脫傳統的“雙規”(即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點)。因為,這在國際上都屬于服務范疇。否則,新媒體將加速展覽業的競爭。
“經過了115年,盡管這個場館可能沒有變化,但是在這個場館里面舉行的展會內涵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陳先進表示,作為展覽業的人,要了解、適應這些變化,才能使展覽業得到很好的發展。“從展覽大國邁向展覽強國”,是由陳先進率先提出的中國展覽業發展目標。他表示,新一輪的發展要保持科學性和可持續性,從質上進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