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企業咨訊青島:??普篂槊?,大項目聚藍谷
熱門出售信息
2018年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
2018年第十四屆深圳文博會冬季工藝美術精品展
求購一臺立式轉盤機,雙工位,150噸到160噸,最好是日本品牌,年份新點5年內。 求購5年內60噸電動沖壓機一臺,急,
2017第66屆秋季全國五金商品交易會
2017中國國際五金展
熱門求購信息
文章標題:
文章內容
9月12日—14日,2017中國 (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簡稱“海科展”)將在青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記者從??普菇M委會了解到,展會舉辦期間,藍色硅谷管理局還將舉行重點項目簽約儀式,多個大項目將正式落戶藍色硅谷。??普箘撔履J轿蒲性核鋺羲{色硅谷,變“引資”為“引智”助力藍色硅谷打造人才新高地。
??普归_幕第一天,青島藍谷管理局將舉行重點項目簽約。武漢理工大學青島研究院、天津大學研究生院(青島)、中國水產科學院深藍漁業創新研究院、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所青島研究院、藍谷海洋科技小鎮、中海藍水企業總部、保利科技軍民融合研究院及產業化基地、藍色生物科技港、藍色互聯網中國高校聯企雙創基地、炎煌藍色科技創新園等項目將落戶藍谷。多個重磅項目將在??普蛊陂g簽約。
武漢理工大學將在藍色硅谷建設武漢理工大學青島研究院,共建海洋新材料研發與檢測中心,打造具有海洋特色、面向市場需求的高端科研機構,并將適時成立武漢理工大學青島研究生院和青島技術轉移中心,為青島市產業升級和人才培養提供動力,提升青島海洋工程領域的高端技術水平。
天津大學研究生院(青島)總體建設目標是打造海洋工程領域國際一流的研究機構,功能定位于科技與產業的連接器、成果產業化的助推器、創新創業的加速器。建設青島海洋工程研發中心、藍色人才培養與培訓基地、海創·眾創空間、海洋工程公共研發平臺、天津大學技術轉移中心(青島)、校企聯合研究中心等六大中心,融合科研基地、重大項目、科技人才和技術轉移四大要素,以實現載體功能。
展會為媒開創科技招商新模式
2016年??普蛊陂g,20余個大項目進行了現場簽約,包括4個國家級科研機構、央企領銜的國字號、中字頭項目,4個校地合作項目,2個國際合作項目、10個高新技術、金融和服務業項目,涵蓋海洋高端裝備制造、海洋工程、海洋新材料、海洋探測監測、海洋環境保護、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互聯網+、總部經濟、金融、教育、商業等十幾個領域,總投資達120億元。 2017青島??普寡永m了首屆??普箤Υ箜椖康奈?,多個重磅項目在??普古e辦期間簽約。
??普归_創了展會招商的新模式。??普菇M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年??普蛊陂g,都有大量項目正式簽約,??普辜捌渫诨顒悠鸬搅撕苤匾耐苿幼饔?,不少有簽約意向的合作單位在參加完展會,看到藍色硅谷在海洋科技方面研發的整體水平后,堅定了落戶藍色硅谷的決心,同時也產生了示范效應帶動了更多項目的落戶。
從“招商引資”到“招商引智”
近年來,伴隨著新興產業的迅速發展,政府招商觀念也在慢慢發生著改變,從投資拉動逐漸走向人才拉動,從招商引資走向招商引智。在今年將要在藍色硅谷落地的大項目中,除了部分大企業落地的項目外,高校、科研機構的落戶格外引人關注。此前,藍色硅谷也集中了包括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國家深海基地、天津大學青島工程研究院等大批“國字號”科研院所,今年海科展期間,武漢理工大學青島研究院、天津大學研究生院(青島)等又將正式簽約。藍色硅谷在打造海洋科技產業鏈的同時,也為相關領域的發展構建了強大的智力支持。
??普菇M委會負責人介紹,海科展的舉辦不僅將為參展觀眾展示當下最前沿的海洋科技發展城市,同時還將匯聚全國乃至全世界頂尖的海洋科技人才,他們通過參加展會感受到藍色硅谷作為海洋科技新城的發展速度及未來的發展潛力。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說,人才的聚集將激發產業發展的無限潛力,尤其是海洋科技這樣對研發能力要求較高的領域,人才將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海科展的舉辦不僅為海洋科技人才提供了一個展示的機會,同時也將吸引更多人才聚集到藍色硅谷,將藍色硅谷打造成海洋科技人才新高地。
■新聞鏈接
國字號科研機構扎堆藍色硅谷
1.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于2013年12月獲得科技部正式批復,由國家部委、山東省、青島市共同建設,定位于圍繞國家海洋發展戰略,開展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依托青島、服務全國、面向世界建設國際一流的綜合性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和開放式協同創新平臺,匯聚創新資源和創新團隊開展原創性研究,提升我國海洋科學與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引領我國海洋科學與技術的發展。
2.國家深?;?
深?;仨椖吭趪鴥仁窡o前例,是繼俄羅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個深海技術支撐基地,將建成面向全國具有多功能、全開放的國家級公共服務平臺,對實現中華民族“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宏偉夙愿,維護中國的海洋安全和海洋權益具有長遠戰略意義。
3.海洋水下設備試驗和檢測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作為國內唯一的海洋裝備類試驗與檢測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項目的運行旨在面向國家海洋強國戰略需求,圍繞海洋水下設備試驗與檢測技術發展的需要,開展檢驗與檢測關鍵技術的攻關、重要技術標準的研究制定,集聚、培養產業急需的技術創新人才。
4.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從事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社會公益服務的綜合性海洋研究所。以促進海洋科技進步,為海洋資源環境管理、海洋國家安全和海洋經濟發展服務為宗旨,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海洋科研實體。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海、大洋和極地海域自然環境要素分布及變化規律,包括海洋資源與環境地質;海洋災害發生機理及預測方法;海氣相互作用與氣候變化;海洋生態環境變化規律和海島海岸帶保護與綜合利用等。
5.國土資源部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主要承擔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海洋地質調查與研究任務,堅持以海洋基礎地質、海岸帶綜合地質、天然氣水合物地質、海洋油氣地質、數字海洋地質為特色的五大專業領域為主攻方向,不斷加強和發展海洋探測技術、數據資料處理技術、測試分析技術等技術支撐領域,打造天然氣水合物實驗技術和海岸帶地質兩個特色學科。為我國海洋礦產資源開發、海洋環境保護、國家海防建設、海洋權益維護和海岸帶經濟發展提供決策依據和科學技術支撐。
6.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北?;?
作為我國北方唯一的國家級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基地,項目將主要面向黃海、渤海約45萬平方公里海域,開展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與水下遺產保護中心南?;啬媳焙魬?,形成“一南一北、雙翼齊飛”的戰略布局。